我的好朋友當中有不少人的小朋友都頗大了.聽她們聊媽媽經,有時很噴飯,有時很引人深思.
S: 我們家的女兒寫長大的志願說以後想當waitress, 因為覺得waitresses are very serving (樂於服務, 服事). 真不知道該高興還是...
A: 噢, 我們家小寶很愛跟他爸爸去倒垃圾, 有天跟我們說, 垃圾車伯伯好厲害, 以後我也要開垃圾車.
P: 哎喲, 沒有關係啦, 將來黑手說不定還比唸大學畢業的工作機會更多呢.你看現在大學生滿街跑,要找個水電師傅來修馬桶卻得等三天!
我哈哈哈乾笑了三聲, 真的呢. 文憑主義的士大夫觀念太深植人心, 從來就沒有改變過.現在到了躺著考大學都能考得上的時代,更加不敢不往這條路走.
但是否每個人都適合一路唸下去呢? 我們是否夠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 對一些並不喜歡唸書卻還是為了滿足長輩的期望, 擔心別人的眼光,或是為了逃避面對就業的壓力而拼命留在校園裡的人,到底在想什麼呢?
有朋友在某大學兼任講師.他班上一個同學已經是第二度延畢.可是卻還是常常翹課,也從不交作業,考試分數則平均在60分左右.朋友好心問他想不想畢業,如果想,得多在出席率和作業上努力.結果得到的答案竟然是,"不想."
為什麼不想? 因為不想去當兵,而且當完了兵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現在兵役只有一年, 就算辛苦忍一下就過去了.而工作就業,難道不嘗試就能在校園中悟出自己的方向嗎?
"結果浪費的生命比想逃避的兵役更多."朋友這樣評論.
很久以前看過一本書,好像是溫世仁先生與另一位夥伴合著的,裡面提到一個魚和鳥的故事.他說,魚是在水裡面游的,鳥是在天上飛的.有沒有能在天上飛的魚?有的,飛魚可以在水面上飛,但不久還是得回到水裡面.有沒有能在水裡面游泳的鳥? 有的,鵜鵠(大嘴鳥)總是潛水捕魚,可以支撐十分鐘之久,但終究還是得回到水面上,因為他得呼吸.
無論飛魚多想當鳥,就算他每天花再多時間練習飛翔,總是有極限的.鳥也是一樣,當不了魚.認識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專注在發揮自己的優勢上,盡量彌補不足,要比拼命想讓自己的不足變成優勢來得事半功倍.
日本和歐洲的技職教育的成功,其實要歸功於社會"行行出狀元"的健康價值觀.日本人對品質和工藝的專注和堅持是很令人敬畏的.在台灣收視率很高的"電視冠軍"給您什麼啟發? 不管是木工,花藝,機械,烹飪,糕點,設計,甚至是沙雕都可以有那麼傑出的競賽者當場做出他們的優秀作品來比賽.偶像劇也是什麼行業都能入戲,而且探討的深度和廣度都令人驚訝.
出人頭地真不是容易的事.如果只是靠一張學歷或文憑那真是太簡單了! 但即使是有傲人的手藝,也還需要應對進退,人際關係與誠信,主動,負責,行銷能力等其他重要環節來成事.如果要自己創業,還得要有知人之明和領導能力才行.
沒有任何事情是容易的.可別浪費了大半生命才發現原來自己拼命在追求的其實並不適合自己.雖然去認識自己的過程也不容易,甚至是找到了方向後要達到出類拔萃的水準也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我們只能說,就算無法當游得最快的魚,或是飛得最快的鳥,當隻平凡的鳥或是魚,應該還是比較自在的.畢竟魚在水中還是最舒服,鳥在空中還是最快樂的吧.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