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13, 2010

你有翅膀卻飛不起來嗎? -- "Your Own Worst Enemy"

More about Your Own Worst Enemy 這本書的中文譯本名為「這輩子,只能這樣嗎?」是坊間眾多自我成長書籍中的一本。大多數身為凡夫俗子的我們大概不時會發出這樣的喟嘆,但即使我們不是作者想幫助的幼年或青少年聰明絕頂,卻因自我設限而喪失了成長良機,最後放棄嘗試和努力的類型,相信也可從中學到妥善管理目標和打破自我設限的一些好建議。

  長話短說,其實這本書談的就是改變「高智商低成就」狀況的對策。許多「高潛質族群」(HPPs – highly potential persons)自我設限以致於一事無成,或是因太過愛耍小聰明而凡事總想不勞而獲而導致走上人生的岔路,「自我設限的高潛質族群」(SLHPPs – self-limiting highly potential persons) 往往知道自己是聰明且有能力的,卻又未能及早確認夢想,善用天賦並且堅持紀律以達成目標,落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惡性循環中。

  不同於一般個人成長書籍理論多於實際應用的慣例,本書作者倒是非常盡責的如同心理醫生一樣開了好幾帖藥方,細節就不在此贅述,因為有用沒用,還是得讓那些想改變的人自己去嘗試才行。

  這本書當中提到荷馬史詩奧迪賽中,主人翁奧迪修斯和族人踏入異境迷路後,竟然忘記自己原來的任務,倒是給我不小的觸發。很久以前曾有朋友說他父親以前是文藝青年,發表過不少文章在報紙上。但因顧慮到光靠爬格子養不了家,後來進了銀行工作,從此再也沒有寫過文章,而成為一個安於現況,拎著公事包上班下班,看不出快樂或不快樂的沉默男人。也許這又是另一個典型的SLHPPs的例子。若用奧迪賽的故事套在朋友父親的情況也很恰當-因安全考量進入銀行這個「異域」,也許原來想的是,等經濟穩了,就可以重新提筆寫作,可惜到後來也許平步青雲,五子登科,卻從此忘了自己最初的熱愛。

  也許我們都有翅膀,只是在社會價值觀的牢籠中我們慢慢忘了原來我們是可以飛翔的。踏出安逸被豢養的環境,要面對很多風險,也需要自己去經歷風雨和挫折。但也只有那些有勇氣打破自我設限和挑戰自己最深恐懼的人,才能找到自己的天命(calling),並且改變自己與這個世界吧。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