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ondon Hospital(杏林春暖)是BBC的影集,由劇作家蒐集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媒體報導、私人信件與歷史資料,以倫敦東區專門照顧窮人的倫敦醫院(The London Hospital)為背景,將當時社會背景、醫學技術的發展和醫療人員的生活與工作,活生生的重現在21世紀的觀眾眼前。
我們現在很幸福的享受著進步的醫療科技帶來的種種便利,但這部影集卻很真實的讓我們看到在技術、制度都不成熟和完備的時候,當時社會貧富差距更大,當時的醫療人員還得面對很多嚴苛的要求。護士們早上5點就得起床,要忙到10點半醫院關門才能休息,而且從照顧病人、清潔環境、準備膳食都是她們的工作。醫生也是一樣,也是從早忙到晚,而且當時的麻醉科醫師一週的薪水還不到3英鎊。
我相信在甚麼時代,都有好醫生、好護士,也有只是把工作當作餬口的生計的,但這影集的編劇似乎是有意想喚起大家對醫療事業的使命感。在當時那種惡劣的環境之下,女孩們憑藉著對幫助人的熱情和夢想投入護理工作,再苦再累也都還是親切和藹去照護病人,而投入醫療工作的醫生,特別是那些志願在窮人醫院服務的,對待病人的愛心和細心,也是很令人感動。
的確,使命感會有很大的差別。從每個人看待自己工作的態度,就可感受得到,當事人是把工作看成是志業,還是只是一份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對杏林春暖的護士們來說,志業和雞肋的差別倒不是薪水的多寡,而是每個人對自己的護士工作的熱情。畢竟做護士,輕鬆的時間少,忙碌的時間多,而且是體力活,還得面不改色的去清理病人的穢物,去忍受病人的情緒和抱怨,還要去應付醫院本身大大小小的行政規定。如何去平衡,並且日復一日也不改心志,真是很令人敬佩。
以前修新聞輔系的時候,教我們採訪寫作的趙嬰老師常說,在醫院裡當護理長的師母是他看過最有愛心的人,每次提到太座,他就不由得泛起甜蜜的微笑。
其實認識趙嬰老師的人大概都會很敬佩師母,因為趙老師真的不是帥哥。他個子矮,又暴牙又斜眼,可是聲調永遠是很溫和,教起學生來也是很有愛心和耐心。我相信會選趙老師當老公的人必定不是等閒之輩,師母一定是那種能看到璞石內在的美玉的賢德女子。聽說師母從事護理工作三四十年退休後,還是常擔任義工。別人眼中的雞肋,她卻做成了幫助無數病患的快樂事業。
只是現在的社會在更好的物質條件下,到底有沒有讓那些不辭辛苦奉獻自己在服務與教育人群的人們得到激勵呢?似乎剛好相反。現在的制度,並不是在培養好老師,而是鼓勵研究。曾聽過現在的大學生竟然非常在乎老師外表,如果不是年輕的俊男美女,就很難贏得學生青睞,稍為嚴厲,學生就用學期末給老師的評量報復。以前的幾個好老師,聽說因為這樣,心灰意冷就申請優退了。不過大學教職的薪水和其他工商業界比起來,不能算高,只是和公務員一樣,有退休金等福利較好,不過因為時間彈性,有些人就選擇兼職,多賺點補貼家用。一個拿到博士回國任教的同學就曾在我們尊稱他教授時笑笑說,寒窗十年,薪水又不高,不過就是貪圖有個可以安心讀書研究的環境吧,也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罷了。
我這同學是很謙虛的人,我相信他只是開玩笑而已。但這世界,真的缺的是更多想做志業的人,而不是啃雞肋的人。我們自己呢?是做志業的?還是啃雞肋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