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07, 2011

蔣勳:Steve Jobs與宋代美學

以下是我聽蔣勳老師"賈伯斯(Steve Jobs)與宋代美學"演講的筆記,其實主要是講這次在台北故宮展出的《精彩100國寶總動員》特展裡的幾件宋代書畫與瓷器作品,但因賈伯斯有太多的創作概念與宋人的哲學觀和美學觀不謀而合,蔣老師受邀到DIGITIMES演講,原本要講的是宋朝國寶,不過在北京講學期間適逢賈伯斯去世,靈機一動,才把講題做了這樣的安排。


蔣老師所講的幾件作品是:北宋初年的范寬《谿山行旅圖》、宋朝中葉的郭熙《早春圖》、崔白《雙喜圖》、北宋末李唐《萬壑松風圖》、宋徽宗《蠟梅山禽圖》、蘇軾《寒食帖》、宋徽宗瘦金體書法《穠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零露霑如醉,殘霞照似融;丹青難下筆,造化獨留功,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器物則有玉荷筆洗和一件汝窯的溫酒蓮花碗。

讓我試著從蔣老師2個鐘頭的演講歸納幾個重點:

1、 宋朝是中國文明的頂峰,168年的和平帶來璀璨的藝術成就
2、 宋人的美學與哲學觀,與賈伯斯從彩色到單色調的進化
3、 宋朝政治對藝術的影響
4、 告別賈伯斯,不要只是繼續模仿形式,而要從文化中的寶藏汲取靈感進行創新與超越

宋朝是最受誤解的一個朝代,宋徽宗也是貢獻最被低估的一個皇帝。先從宋建都開封講起。開封位於平原,周圍無險可守,宋太祖趙匡胤當時原先比較想選有潼關山險易守難攻的西安或洛陽,但其弟趙匡義卻力薦定都開封,無險可守怎辦?趙匡義說,既然相信宋是順天應人而成立,那麼「以德為險」,若有人心的支持,不樹敵,就不怕無險可守。

史上總說宋朝重文輕武,和遼金打仗總是打敗,甚至打了勝仗還要訂立「檀淵之盟」,割地賠款,簡直喪權辱國等等,但其實檀淵之盟卻奠立了百年的和平,我們反而應該看到的是,宋朝是全世界第一個懂得用談判和條約爭取有利的條件的國家。為何打了勝仗還跟遼談和?因為宋洞悉北方民族總是在冬天南侵,那是因為沒有糧食,逼得他們必須南下打劫尋找食物。因此用條約講定,每到秋冬之交,宋朝會給遼糧食,這樣就不必再打仗了。

如果把北宋168年加上南宋153年,總共321年的歷史,比唐、明、清都長。中國四大發明裡面,除了漢朝的造紙術外,有三樣是宋朝發明的,分別是羅盤(指南針)、印刷術和火藥。而宋朝的貿易從絲路遠至阿拉伯半島,從海路遠至印度非洲,每年的貿易順差可觀。

由於有北宋168年的富裕年代,才能培育出整個社會的審美觀與對生活器物的講究。汝窯的溫酒蓮花碗和當時的青瓷和後來外銷到日本的天目碗都是一般民眾所用的普通器皿,近年沈船裡打撈到的宋代瓷器,也都是非常精緻講究。這是社會要有一定的生活水準才有可能達到的一種品味。若不是因為宋朝深知戰爭的代價太高而寧願透過條約維持和平,就不可能達到宋朝這種高度的文明。要知道,宋朝的科技、藝術水準和談判等的概念,比西方早了300-400年。

宋徽宗原本根本輪不到他當皇帝,只因宋朝後來的皇帝和繼承順位靠前的人都短命早死,使得他這個愛好騎馬踢球和書畫的王爺竟然被推上了皇帝的寶座。但他當了皇帝以後,不但設立皇家畫苑,培植藝術家,自己還把皇宮裡面的藝術收藏進行分類和記錄,編成了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為後人的研究奠立了系統的基礎。但他即使被金人把皇族一百多人擄去北方,也還是在那裏每天畫畫做詩,影響了金朝的文化教育典章。那幅《穠芳依翠萼,煥爛一庭中,零露霑如醉,殘霞照似融;丹青難下筆,造化獨留功,舞蝶迷香徑,翩翩逐晚風》是他所寫的最後一首詩,他深知自己一生如舞蝶迷戀藝術,而生命已經來到終點,如同殘霞映照的露水,即將煙消雲散。

宋徽宗字寫的美,可是沒有太多人敢拿他當範本,因為他的瘦金體太和中國傳統的價值觀相悖了!從小我們被教導不要露出鋒芒,要謙虛內斂,但宋徽宗的瘦金體卻是把所有的鋒芒都盡情展現!這是一個很自我的人,在君王的養成環境中,不必管別人的觀感所抒發出來的自己的風格。宋徽宗的征服者金朝的皇帝拼命想學他的字,卻一輩子學不好。

宋朝的哲學觀,可以從范寬的谿山行旅圖做一觀察。宋朝人對天地自然抱持著敬畏的態度,在偉大的宇宙中,人和任何的生物的存在實在太渺小。谿山行旅圖以及郭熙的早春圖,也有這樣的味道,因為他們把人畫得特別的小。谿山行旅圖中有大山,佔了圖三分之二的比例,中有小徑,有旅人騎驢經過。走過後,山還是山,溪流依然潺潺,但景物仍在,人事卻已非,因此宋朝的哲學講的是廣袤宇宙與人的和諧並存。


從審美觀來看,宋朝和之前的唐朝有很大的不同。唐以唐三彩聞名,而繪畫也是無彩不歡。但宋朝卻發展了水墨的各種技法,渲染、斧劈、積墨法、皴法、墨竹等,以及郭熙的透視法理論,而且宋朝喜單色調,畫喜歡水墨,連瓷器不管是定窯、汝窯全都是單色調。但定窯所做的白瓷有各種不同層次的白。而汝窯所燒出的顏色到現在還沒人能燒出同樣的來。

宋朝輸出到日本最多的天目碗是在福建的建陽窯燒出來的。故宮收了一件天目碗,黑色的碗中間,明顯看得出土黃色的部分是片葉子。這是怎麼做出來的呢?可能是 工匠上土黃色的釉燒了第一次後,去休息了。回來後發現有片秋天的落葉掉在了碗裡,他索性在上面再塗一層黑色的釉,再送進窯去燒,樹葉在高溫下就燒掉了,但就呈現了葉脈紋理的圖案。這就是宋人的細緻,他把秋天的心情都燒進瓷器裡了。

這是我上次去北京國家博物館裡看的宋朝青瓷

這就是定窯的白瓷

元代鈞窯作品,可看出釉色變化的高妙境界

墨是怎麼做成的呢?其實是把燒松木的煙蒐集起來製成的,因此松煙墨最頂級的,就是煙囪最上層的煙渣,因為那裡蒐集到的粒子最細,才能飄到最高的地方。墨不都是黑色的,因光造成色溫在視網膜產生變化,因而有墨分五彩的講法。宋人深諳這點,因而用墨達到了極致,使書法與水墨繪畫水準在宋朝達到最高峰。

墨的美學是一種深度的沉澱,而宋朝的定窯對白也有各種的變化。有越白、米白、乳白等各種層次的白,其中越白是偏向冷色系的,而米白是白加上一點點黃的暖色白。

近幾年流行一句廣告詞叫低調奢華,其實也就是這種內斂的審美觀。美是需要沉澱的,要定得下來,靜得下來,和作品對話,才能去欣賞到畫家或書法家作品中想傳達的那份情感、哲理或是浪漫。
 

比如中國畫裡常出現的亭子,亭子本身並不是太實用的建築物,它不能住人,但它往往建在風景絕好的地方,告訴過客:這裡風景太美了,你不停下腳步來,在這裡休息欣賞一下就太可惜了。

人不能一直在趕路,如果不停下來沉澱和省思是危險的,因為會失去了真正重要和最應該把握的東西。


賈伯斯年輕時候也喜彩色,例如Apple一開始的Logo是五彩顏色的,而iMac有各種不同顏色,但到了後來這幾年,Apple的Logo改了,產品也以單色調為主。以艷彩炫耀是人性,但懂得欣賞單色調,特別是白與黑這種低調的色調的人是經過沉澱的。賈伯斯也是經歷了一番挫折之後,對事情的看法,對生活的態度有很大的改變。把年輕時穿著很正式還打領結的賈伯斯與2005年在史丹福大學演講的賈伯斯放在一起,簡直判若兩人。這也反映在賈伯斯對極簡主義的追求上,因為當你經歷過瀕臨死亡的經驗,你就會明白沒有什麼是留得住的,就該讓生活簡化,抓住最重要的精神所在。

其實不只賈伯斯,西方人是可以懂得欣賞宋人書畫之美的。你看西方人選的中國美術圖片,他們也看不懂中文字,可是他們竟然會去選蘇軾的寒食帖放在教科書裡。蔣老師說他曾問一個編教科書的法國朋友為什麼知道要選那幅字,得到的回答是:從來沒見過在幾個字的筆畫當中可以有那麼多力道與線條的變化!

宋朝政治對藝術的影響

講到寒食帖,蔣老師指出,蘇東坡在19歲以刑賞忠厚之至論得到殿試第二,少年得志,卻屢屢得不到重用,反而總是因為以詩句抒發鬱悶而干禍,還差點被判死刑,如果不是宋朝有皇帝不得殺士大夫的祖宗律例,恐怕早就沒命了。他被流放黃州時,十分潦倒,卻在此時寫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不朽作品。寒食帖也是這時寫的書法,道盡清明時節陰雨不斷而生活潦倒顛沛的心情。為什麼蘇軾在北宋四大書法家中位列第一(蘇、黃、米、蔡)?要說秀逸,黃庭堅的字比他秀逸,米芾也很勁拔,但寒食帖卻被評為極品,因為他的墨色和筆觸已經達到心手合一的境地,沉鬱時低沉壓抑,豁達時奔放灑脫。挫折為他打開了心靈世界,而經歷最大的低潮後,才會明白根本不需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蘇軾的個性很能隨遇而安,在杭州時,西湖只是個常常淹水的沼澤地,但因他建了蘇堤防洪,還在上面三步種柳五步種桃,使得現在西湖春曉的桃紅柳綠成了千年來騷人墨客春天必定要造訪的美景。人民喜歡他,也知道他愛美食,送他很多豬肉。他怕肉放久要壞,因此就邀請大家一起來品嘗他研發的紅燒肉,也就是現在大家熟知的「東坡肉」。如果蘇東坡從一開始就平步青雲,官拜卿相,能有後來的藝術成就和留給後人這麼多的美食和佳話嗎?蘇軾把生活中的喜悅活出來了,而這種從容自信,是得來不易的。


若將北宋分成初期、中期與晚期來看,范寬代表初期,郭熙為神宗時期的中期代表人物,而李唐則是晚期的重量級畫家。范寬谿山行旅圖的構圖是端正壯闊的大氣,反映出宋朝開國以德為險的胸懷。到了宋神宗,這個年輕的皇帝亟欲變法強國,想脫離祖宗舊制以及停止太后與太皇太后和一班老臣一直以來的制肘,這時期的一些繪畫中的構圖,如郭熙的早春圖和文同的墨竹與崔白的雙喜圖,很明顯呈現S型的變化,似乎也在呈現出那個時代裡在政治上正在進行的改變。


到了晚期,李唐的萬壑松風圖又回到端正的構圖形式,但卻從寫實山水開始過渡到想像與夢境,也就是進入了中國畫的浪漫時期。


宋朝文人畫裡的留白和瓷器的單色系(極少描圖,頂多是工匠用刀鉤勒出細緻的圖案,或是利用釉藥窯變的技巧創造出冰裂紋那樣的效果),是一種放空,回歸到單純與還原到起步的初衷。賈伯斯的iPod、iPhone設計在這方面也有異曲同工之處。他回歸到方和圓的線條,而沒有CD-rom、網路線的MacBook Air,不也是一種放空和簡化嗎?


賈伯斯已經過去,不應繼續對他亦步亦趨,上面提到的宋徽宗、蘇東坡等藝術家也已經作古,崇敬他們,模仿他們作品的形式是不足取的,因為那只不過是copy,沒有創造新的價值出來。但如何像賈伯斯所說,所有的靈感都是偷來,卻又那樣不著痕跡?那就有賴於吸收消化這些文化瑰寶的精神,將這些精神融入產品中,讓產品成為人人可以欣賞,並且是可以用在每天的生活裡的,一種創新與超越,才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要回到宋朝美學、哲學的本質做一反省,以13億人口的大市場改變現今的消費心態以及不環保的商業模式。

蔣老師正在寫告別賈伯斯的文章,相信有更深入和詳盡的內容,不久就可在書報上與大家見面。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