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是我生命中的天使,打開我蒙蔽的雙眼,引我看見真實的世界; 孩子,你是我生命中的天使,補綴我生命的裂痕,領我走上復原之路; 孩子,你是我生命中的天使,犧牲了自己的健康,成就我的美滿人生。
【人生至此,大功告成?】
在過去,你可以說我屬於優越的一群,因為我的求學過程順利,學業成績頂尖,國小到國中只拿過一次第二名,高中念的是北一女資優班,全國前一百名進入台大,工作上的業績表現也可圈可點。即使是一般人望之卻步的結婚條件:嫁給獨子、與公婆同住,我也勇於接受挑戰,因為身為RM,都能服務眾多要求高標準的企業客戶了,為什麼不能再服務兩個老人?
在我的想法和經驗中,只要付出努力,一定能得到豐碩的成果。所以當婚後首胎產下女兒,面臨生子壓力時,我也秉持一貫的努力,多方蒐集資料以瞭解生子秘訣,從飲食、體質到環境的調整,花了兩年的功夫,終於生下兒子。這一女一兒加起來的「好」字,著實讓我有「人生至此,大功告成」之感,卻不知道人生的衝擊正在等著我。
【生命中的裂痕】
兒子一歲時,慢慢發覺他不太說話,也不太哭鬧,我心裡隱約知道有異,但仍鴕鳥心態的想:也許學得慢一點吧!但是到了一歲九個月時,他還是不說話,甚至拿著鍋碗瓢盆在他耳邊敲打,也不見他有驚嚇狀,我知道終於還是得面對,於是在孩子兩歲時就醫。
當醫生告知這兒子九成是自閉兒時,真的是晴天霹靂,在社工的安慰下,豆大眼淚不斷掉落,我也不斷問自己:是不是懷孕時沒有照顧好?我也沒有害人,怎麼會是我?先生不願接受醫生的說法,公婆也無法接受疼愛的長孫竟然異於常人,每個人在找尋自己的情緒出口時,美滿的人生、穩固的家庭似乎因孩子而出現了難以彌補的裂痕。
【醫生的指責常在耳邊迴盪】
我一直沒有忘記醫生說的話:「妳做什麼母親?……要孩子好起來,就看妳要花多少心血……妳如果上班,他一輩子不會好,這種孩子的媽,沒有人在上班的!」當時的慌亂,像是在黑夜中迷失方向,看不見一絲亮光,也抓不到一根浮木。我滿腦子只想到要把握孩子三歲到六歲的療育黃金時期,必須回歸家庭,全副心力的陪伴這個孩子,於是向人力資源處表達辭職的打算。
人力資源處的Dorothy以她豐富的經驗跟我分析:「Alice,不要辭職,工作是妳的情緒出口……妳不是兒童教育專業,妳的責任是賺錢,幫孩子找專業的資源。銀行不是有flexible working hours嗎?去跟主管商量看看可行性。」當時便是在Dorothy的提醒和主管James的支持下,以彈性工作時間來度過這衝擊最大的前半年。
那段時間裡,我每天早上七點半就進到空無一人的辦公室,開始一天的工作;下午四點半,當作業中心還在兵荒馬亂的進行金資匯款時,同事們手上忙著,嘴裡趕我下班,要我快點回家陪孩子,他們當時給了我有力的支持;回到家,照著早期療育老師留下的學習計劃,進行各式各樣的啟蒙訓練;直到晚上九點送兒子上床睡覺之後,再次打開電腦,繼續未完成的工作。
【化身全方位搜尋引擎】
一開始,我能給孩子的支援並不多。為了顧及家人的看法,只請了早期療育的老師到宅訓練並教導我們教養技巧,也把握和孩子相處互動的時間;為了增加孩子接觸外在世界的機會,送他到幼稚園去。我也曾經選擇性認為是醫生的誤診,甚至相信坊間皮紋檢測的結果,只希望孩子不是自閉兒。然而等到的是早期療育老師慎重的建議,要我們到大醫院進行評估,能得到政府的補助,也才能給孩子更多的照顧。
三個月的排程等待,接著而來的是長達一個月的深度檢查,歷經20個醫生的評估,證實我的孩子是輕度自閉兒。於是我開始積極尋找各項資源,不止在網路上蒐集資訊,也豎起耳朵聽每個親朋好友或朋友的朋友所提供的經驗和訊息,把自己變成搜尋引擎。
我也曾因為排不到晚上的課程,一度把年假全拆開成半天,在一年中分52週用,每週固定一個下午帶孩子去上課。全盛時期的每個晚上都帶著孩子橫跨台北市不同區域,上各種職能課程。直到輾轉找到足以信任放心的發展中心後,才開始輔導機構的全日托育,並配合夜間的家教照顧。
【孩子,你是我生命中的天使】
原本我以為人生就此崩解,孩子卻增強了我的抗壓力,療育過程也帶領家庭一同走向復原之路,不止填補了身心靈的裂縫,也修復了夫妻、婆媳、姑嫂、親子關係,還擴大了人際網絡,又讓彼此的關心、聯繫更加緊密。
原本我以為付出努力就能成功,孩子卻讓我瞭解到,這世上也有我能力不及之處,讓我藉著向外求助,瞭解到Team Work的意義,也因為體會到旁人對我的設想周到,使我更懂得為人著想。
原本我以為這是個菁英至上的世界,孩子卻讓我瞭解到,人各有其存在意義,不論能者、勞者,不論士農工商,都在不同的位置上默默耕耘,使我更懂得尊重每個人的差異,也增加對人的包容力與同理心。
親愛的孩子,也許你我終其一生無法正常對話、深入溝通,但我清楚知道,你是我生命中的天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