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賓遜漂流記、格列佛遊記、金銀島、愛麗絲夢遊仙境、小飛俠彼得潘、彼得兔、維尼熊、帕丁頓熊、魔戒、纳尼亞傳奇和哈利波特的共同點是什麼?
這不是元宵節燈謎,倒是可以讓大家動動腦筋的一個問題。這些故事全都被拍成電影或動畫?沒錯,而且即使這些故事至少有50-100年的歷史,依然在21世紀的今天為創作者激發新的靈感。好萊塢改編製作的現代版格列佛遊記也即將上映。
您也許會發現,這其中有的可以歸類為奇幻文學,有的則被歸類為兒童文學,卻是連大人都為之著迷的故事。
眼尖的人可能會說,啊,這些都是英國作家寫出來的作品。
咦?維尼熊也是嗎?它不是迪士尼的產物嗎?其實創造出這隻可愛小熊的作家叫做A. A. Milne,是個道道地地的英國紳士。
下一個問題,請教您它們之間除了分類的差異外,還有什麼不同嗎?
這個問題有很多種回答的方式。首先,從年代分類,魯賓遜漂流記和格列佛遊記比較相近,都在18世紀前半,愛麗絲夢遊仙境和金銀島則比它們晚了約100年,是19世紀後半的作品;彼得潘、彼得兔、帕丁頓熊、纳尼亞傳奇與魔戒則都是20世紀的作品,完成於1960年以前。J. K. Rowling的第一本哈利波特小說-哈利波特與神秘的魔法石出版於1997年,距離上一波的經典名著已有超過30年的時間。
從內容來看的話,魯賓遜漂流記的故事是從真人經歷的孤島漂流故事加油添醋寫成,格列佛遊記則假借大人國、小人國、諸島國和Houyhnhnms國(Yahoo一詞就是出自於此)等想像出來的奇妙國度,把隱喻放在裡面嘲諷政治與人的劣根性;這兩本是爲大人寫的故事,卻在後來成為孩子們從小就會讀的奇幻小說。接下來,從愛麗絲到纳尼亞傳奇,小朋友以及小朋友最愛的小動物成了故事的主角。夢遊中忽而變大變小,還有奇特的紙牌人與會講話的貓;金銀島中小男孩與海盜的冒險;永遠長不大的仙子彼得潘带著幾個孩子飛到奇幻的國度;而彼得兔和帕丁頓熊則開始有美麗的插圖,溫馨可愛的故事,陪伴孩子們進入夢鄉。
纳尼亞傳奇與魔戒當中正邪兩股勢力的對抗,正好反映了寫作當時的歷史背景 - 經歷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人們開始對戰爭的殘酷有了更深的認識,在為何而戰、爲誰而戰的苦痛中,文學家與哲學家們紛紛質問生命與靈魂存在的意義。路益師與托爾金,這兩位牛津大學學者,既是同事,又是同屬於文學社團”Inklings”的好友。這兩本書的主題的類似,似乎也反映出他們兩個對於權力慾望造成人類浩劫的痛恨以及他們始終相信人性善良與真理必定得勝的信念。
順道一提,Wikipedia的資料指出,路益師曾一度放棄他的信仰,但是受到托爾金等一班朋友的影響,才又重新成為虔誠的基督徒,並且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作品,闡述信念和分享他的經歷,解開了很多人對信仰的困惑。
至於哈利波特,相信有更多人比我還熟悉這七本連載小說的情節,也就不再贅言。J. K. Rowling接下了”英國傳奇說書人”的傳承,讓英國奇幻文學在21世紀有了代表性的作品。她的生花妙筆與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用魔法學校的學院和學生之間的競爭,反映現代社會的現狀,魔法術士之間爾虞我詐的正邪爭鬥,打開了人們另一個想像的空間。
英國人為他們的孩子留下了這麼多文化的寶藏,而且還在繼續寫下去。我們也可以回頭想想自己的文化裡,有哪些經典作品是特別為孩子們而寫,或是以孩子為主角而流傳後世的兒童文學經典名著?
我們能為下一個世代留下些什麼?我們能為孩子們寫出什麼樣的故事呢?相信您跟我一樣,都很盼望看到我們用自己的語言文化寫給孩子的故事,激發他們愛心智慧和追求真理的勇氣,給孩子一雙能掙脫教科書框框,讓想像力自由翱翔的翅膀。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