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30, 2011

富春山居圖合璧展

元朝畫家黃公望的巨作「富春山居圖」的兩部分,在睽違數百年後,終於在台灣的故宮博物院合璧為一。站著排了兩個多小時蜿蜒如蛇的隊,終於得以親睹大師作品,並透過故宮博物院製作的詳盡介紹,才了解原來就是這幅畫跌宕多磨難的身世吸引那麼多人來見證這名畫合一的一刻。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在82歲時為其好友無用師所畫的一幅山水畫,描繪的就是黃公望當時居住的浙江富春山水景致,前後花了4年的時間才完成。這幅畫被很多名家嘆為曠世之作,收藏家更是競相收購,其中不乏巧取豪奪之士。原本明朝大畫家沈周曾經擁有這幅畫,卻被人用詐騙的手法搶走,使他非常痛心難過,因而憑著記憶把這幅山居圖的布局重現在宣紙上,但用的是他自己的筆觸和技法。這幅畫也同時在這次的展覽中展出,令人驚訝於畫家精確的圖像記憶力竟可在沒有原圖參考的情況下,完整將原圖布局的九成多景物再創作出來。

為什麼這幅畫會分成前段的「剩山圖」(由浙江省博物館收藏)和後段的「無用師卷」(台灣故宮博物院收藏)?因原畫傳到清初順治時代的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對此畫愛不釋手,臨終時竟要求要焚畫殉葬。還好其姪從火中把畫搶救出來,但已一分為二。後者輾轉流入乾隆手中,前者則在民間幾經轉手,一直到1960年代才被浙江省博物館發現並且收藏。

乾隆手中其實有兩幅富春山居圖,被宮中學者認為是真跡的那幅被後世稱為「子明卷」,所有原有的留白全部都被乾隆的印章和觀賞心得填得滿滿,失去了留白的邈遠意境,而真正的真跡,反而因禍得福,得以保存最多的原貌,避免被佔有慾太強的皇帝傷害。

一幅原作者完全出自於友情而畫的畫作,卻成為後代的收藏者覬覦爭搶的無價之寶,甚至因為收藏者的強烈獨佔心態而差一點葬身火海,令人不勝唏噓。還好這幅畫作在博物館的珍藏保護之下,從北京一路躲避戰亂輾轉來台,而數十年後,還能因為兩岸關係的冰釋與兩岸博物館的合作而得以合璧,實在頗具意義。

您如果還沒去看這幅畫,31日就是第一期合璧展覽的結束。8月之後展覽的重心就會改成明清時期黃公望的影響以及他其他的作品了。即使錯過了看到真跡的機會,還是可從博物館製作的合璧本紀念仿品看到「剩山圖」和「無用師卷」合併後的面貌。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