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30, 2011

北京遊記2:中產階級的焦慮


回到北京,好多朋友都發達了,工資至少漲了1倍,最誇張的例子是這10年當中,從月薪3,500元人民幣漲到年薪300萬人民幣-因為這個朋友在民間企業職位一路飆升,當上了總經理。當然,這個人是特例,大多數的人收入增加了,但生活壓力卻也在增加,而許多人的感受是,工資增長的速度永遠趕不上通膨。
據當地朋友說,要在四環外租一60平米的非常普通的套房,現在每月租金已經漲到3,000元,相當於3,000*4.6=13,800台幣。好貴!跟台北已經不相上下。朋友住的小區也在四環外,80~100平米的兩房公寓(大約20幾坪)動輒要賣300萬人民幣,那就超過1,200萬了。可是那只有建築物產權,沒有土地所有權。
餐廳價格直追大都會,但即使在家裡吃,豬肉價格飆漲令人咋舌,也難怪會有塘瓷杯寫著"我要養豬,我要發達","我愛人民幣","我要加工資"這樣的字句為苦悶的工薪大眾抒發鬱悶的心情。


過去樣板文化塑造出來的個人崇拜好像慢慢減少了,可能是微博的盛行把很多公眾人物的真實面貌暴露出來,使得人們不再相信塑造出來的虛假形象了。
我提起官方媒體對這次稅務改革把課稅起徵點從年收入3,000多提高到5,000多說是種減稅的德政。我的朋友們馬上回嘴說,"那怎麼不說把年收入9,000元和30萬的人放在同一個級距裡?這多不公平啊!我們這種小老百姓,繳的稅率跟富戶一樣,像話嗎?"
有天打了車出門,出租車司機聽廣播一提到哪個微博爆料貪污的事跡,馬上氣急敗壞訴苦說,這些貪官汙吏真該被抄家,把貪的錢還給人民。跟著一夥人去聽相聲,有個橋段是這樣的:
甲:很多人說我有才。不是我愛往自己臉上貼金,我有個頗自豪的才能。
乙:什麼才能?
甲:我特會作對。
乙:作對?難不成你是專為釘子戶維權的律師?
甲:不,您沒聽清。我說的是,我特會作對子。
乙:你做個對子給咱們聽聽。
甲做了個講近期負面新聞的對子。
乙:你別這樣,講些正面的吧。
甲:我早做好了。上聯是:清廉公正一介不取 下聯是:勤政愛民兩袖清風
乙:這個好!橫批呢?
甲:查無此人。
這就是北京人的直率和獨樹一格的幽默感。

另一個中產階級的焦慮來源是孩子的教育問題。
說到這裡,錢又不再是問題了。年輕的父母們熱衷把牙牙學語的小孩送去早期教育發展中心,做親子互動和學習的活動。彼此還推介朋友帶孩子去拍沙龍照,一次數百元的費用繳得心甘情願。孩子還小呢,父母就開始擔心未來的升學壓力,開始探聽海外的學習環境。
朋友們聽說現在台灣的大學已經開始收大陸的學生了,興致勃勃的想了解如何申請。但他們的孩子都才小學呢!朋友們表示,大陸的教育環境太扭曲,不想給孩子一個蒼白的人生,希望他們可以在鼓勵創新和獨立思考的環境下成長。可憐的父母啊,要為孩子操多少的心呢。
看到這裡,您大概會覺得兩岸中產階級有不少相似之處吧?同是天涯苦命人,可不是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