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25, 2011

行在水面上

More about 行在水面上 

這本書是從新約聖經馬太福音14:24-33節的經文得到的啟發。當中描述彼得與耶穌之間的互動,或許會讓許多人感到詫異:彼得怎會有那麼大的膽子,告訴耶穌說,主,如果是你,請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比較正常一點的反應,應該是死命扒住船身,怕自己被風浪吹到湖裡去吧!

彼得在聽到耶穌說:你來吧!之後,沒有任何保留,就跨出了船身,在水上走了幾步,見風甚大,便害怕,快要沉下去時,大叫:主啊,救我!耶穌趕緊伸手拉住他說,你這小信的人啊,為什麼疑惑呢?

不過跨出船身的彼得,卻是唯一抓住機會體驗到這個不可思議的經歷的耶穌門徒。就算沒有完全成功,就算被罵小信,這個經歷已夠讓他有信心敢於在人生剩下的時間去挑戰任何他以前覺得不可能的事情。

我們或許也曾有類似的機會擦身而過。當然很難遇到跟彼得一樣的情況啦,但當我們得到一個感動,有了屬靈的負擔,我們的反應是死命扒住船身,還是決定讓耶穌帶著我們走一段路?

但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最難的部分是在分辨那個所謂的"感動"或"呼召"是什麼。或許我們一輩子也沒有那種超自然的感動,也許我們不過就是家庭主婦,平凡的上班族罷了。但這本書鼓勵讀者要去找到自己與生俱來的個性、才幹和心嚮往之的某件事,就是接受自己受造所被賦予的這份天賦,以出於愛神和愛人的心盡情發揮,跨越自己或別人設下的條條框框,禱告神的帶領和開路,去嘗試自己以前覺得不可能的事,把美好的事物分享給身邊的人。

但若要在水面上行走,就必然會把自己弄濕。也許會帶來不便,也許週圍的風浪讓我們害怕,也許還會擔心自己也會像彼得一樣,還沒走到耶穌那裡就沉下去了。沒錯,這是信心的考驗。不過人總自私的認為,既然都已經冒險嘗試,就必定要成功才行,好像還要耶穌給保證一定成功才敢跨出船身一樣,那還需要什麼信心呢?


我的朋友Natalie Tso最近拿到了金鐘獎外語廣播節目主持人和英國國際廣播協會頒發的時事記錄報導獎,雙喜臨門,特別為她高興。我想她應該不會介意我拿她的例子分享給大家,什麼是行在水面上的信心。



Natalie曾在ICRT工作,但她一開始做的是行銷企畫,並非主持人。在那之前,她也曾教過英文,但都覺得不是她真正有熱情做的事。有天另一個較年長成熟的姐妹問她,那你最想做的到底是什麼呢?她想了想,說,嗯,應該是talk show主持人吧,像歐普拉那樣的,可以訪問一些很特別的人,討論一些與女性相關的話題,可以發揮正面的影響力。那位姐妹就說,好,我就為你的這個夢想禱告。


過了幾個禮拜(幾個月?),那位姐妹問Natalie進展如何,Natalie非常扎心,因自己還沒開始去爭取,所以就很努力的寫了企畫案,自告奮勇去向主管爭取自己可以做這樣的一個節目,並且找了我們這些室友當做練習的對象,錄了試聽帶。由於她以前沒有任何相關經驗,公司原本頗為保留,但她仍持續不斷的為此禱告和爭取,後來打動了一位主管,答應讓她試試週六中午12點的冷門時段。這就是那個名為Today's Women的節目的由來。

她真的非常努力在做這個節目。常常看她回到家裡努力準備下一個訪談,甚至是邀訪國外的學者專家談一些非常專業的話題。幾年下來,她不但訪問了許多重要的人物,也針對女性相關的重要議題如:愛情與麵包、事業和家庭如何平衡、自我價值(self-esteem)、...等有非常深入的訪談和討論,所以收聽的人越來越多。

當然跨出船身,難免會遇到風暴。有次討論的是"婚前應該保持純潔友誼"的話題,結果有男性聽眾打電話在節目裡怒罵。即使她想堅持原則和當初做節目的初衷,但公司卻還是決定停掉她的工作,使她只好另外找主持的機會。也就因為這樣,讓她到了央廣,也就是現在的RTI,一待就是好多年。

因此她今日的得獎,是多年努力和耕耘的結果。 如果不是當初決定聽從神在她心中放進的呼召,並且在姐妹的鼓勵下跨出船外,她可能還在ICRT當企畫吧。或許可能升上了企畫部主管,但也就是個蒼白而忙碌,卻不快樂的人吧。


這本書的作者傳授給我們幾個在"水面行走的必修技能",就是等候、信靠,和永不止息的盼望。時候到了,就積極行動,把握住那與耶穌同行的難得機會。

2 comments:

你當格子我當線 said...

this is such a wonderful sharing! 我也是很會想但沒有動作,不敢踏出去..

bookgeek1969 said...

你已經在做啦!你已經在用你的文字天賦榮耀神了. 加油!再多跨一步,看 祂會怎麼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