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回家的路上,在公車上聽到有人詢問其他乘客哪裡有家樂福。旁邊的阿公阿嬤很熱心的告訴他們東興路上有一個,然後有人聽出了他們的口音。「你們是從馬來西亞來的嗎?要去家樂福幹什麼?」「我們是新加坡來的啦,要去買快速麵。」「快速麵是啥米?」「啊就泡麵啦,」旁邊一個婦人幫著翻譯。「喔,泡麵隨便哪裡都有賣呀,幹嘛去那裡買?」「因為我們要買好幾箱回去,那裡比較便宜啦。」
INSPIRATION, INNOVATION, IMAGINATION, INFORMATION!打開知識的視野, 讓思想的翅膀飛翔!
Saturday, March 03, 2012
台灣的另類魅力?
日前到某外商銀行聽一場2012年世界經濟前景展望的記者會,當中提到台灣經濟在2011~2012年的內需服務產業有大幅成長,其中要歸功於國際旅客的增加。這當中,若以人數絕對值來看,大陸觀光客是最多的,但若要比成長幅度,卻是新加坡居冠。的確,在公車、捷運上聽到越來越多帶著新加坡/馬來西亞腔調的華語,反映著東南亞旅客來台的增長。
當天回家的路上,在公車上聽到有人詢問其他乘客哪裡有家樂福。旁邊的阿公阿嬤很熱心的告訴他們東興路上有一個,然後有人聽出了他們的口音。「你們是從馬來西亞來的嗎?要去家樂福幹什麼?」「我們是新加坡來的啦,要去買快速麵。」「快速麵是啥米?」「啊就泡麵啦,」旁邊一個婦人幫著翻譯。「喔,泡麵隨便哪裡都有賣呀,幹嘛去那裡買?」「因為我們要買好幾箱回去,那裡比較便宜啦。」
聽到這裡,阿公阿嬤們七嘴八舌的問:「厚,到底是哪個牌子這麼好吃,你們要買那麼多箱回去?」連我都不禁好奇了起來。那兩位新加坡年輕人講了兩個非常普通的牌子。我心裡想,我也吃過啊,有那麼好吃嗎?終於有個阿嬤替我問了這個關鍵的問題:「這兩個牌子有那麼好吃啊?」「因為裡面有肉,很好吃啊。我們那裡的快速麵又小包,又沒有肉。」
一下子,眾人興奮的情緒從高高的頂點回歸平靜。我彷彿可看到三隻烏鴉從公車當中飛過。過了十秒後,有個阿嬤清清喉嚨,說:「是還不錯吃啦。你們打算買幾箱回去啊?」「就看我們扛得動幾箱囉。有好幾個朋友要一起帶回去。」
真是不可思議。莫非過去在日劇/港劇裡面看到主角吃到令人驚為人間極品的美味被感動得流下眼淚的一幕,竟會在觀光客吃到台灣「有真肉」的泡麵場景中上演?否則怎可能讓這些觀光客在食指大動之餘,還要買好幾箱泡麵回去呢?
懷著種種疑問,把這件事情寫在Facebook上,果然得到印證。一個朋友提醒我,在海外的台灣人最思念的家鄉味之一就是泡麵,她在日本的阿姨也買了兩箱肉燥米粉泡麵回去。而另一個朋友說,台灣的泡麵料理包食材豐富,口味也很棒,可以說是最好吃的。
我不由得把觀光客人數增加和觀光客扛泡麵回家這兩件事聯想在一起。看來台灣的魅力還真不少。除了好山好水之外,原來我們還有好泡麵可以吸引觀光客啊!
當天回家的路上,在公車上聽到有人詢問其他乘客哪裡有家樂福。旁邊的阿公阿嬤很熱心的告訴他們東興路上有一個,然後有人聽出了他們的口音。「你們是從馬來西亞來的嗎?要去家樂福幹什麼?」「我們是新加坡來的啦,要去買快速麵。」「快速麵是啥米?」「啊就泡麵啦,」旁邊一個婦人幫著翻譯。「喔,泡麵隨便哪裡都有賣呀,幹嘛去那裡買?」「因為我們要買好幾箱回去,那裡比較便宜啦。」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