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14, 2012

「衙門」考

今天走過一棟宏偉的警察局,不知怎的想起「衙門」二字。我的職業病又犯了,且聽我胡謅一番:

衙門就是古時候對官署辦公廳的稱呼,台北的植物園還有以前台灣布政使司衙門的古蹟,對這詞的第一印象大概就是古裝戲裡面,師爺大喊升堂,兩旁衙役威武之聲嚇破布衣小民膽子的那個場景。

但衙門的「衙」似乎顛覆了我們對漢字造字原則的了解。一個「行」字中間包個「吾」,卻念作,絕對不是形聲字。那麼,是會意字?

衙門豈是可以讓升斗小民自由來去的地方?除非「吾」這個字指的是青天大老爺,或是任何頭上戴著官帽的Big Wig吧。

查了一下辭源,原來以前衙門就是牙門,因為以前營門會在兩旁立牙旗,所以稱營門叫牙門,而聽令者,必到牙門之下。

但這不能解釋「衙」字為何讀作牙的疑問呢。偏偏有「衙衕」一詞,解釋為,又可寫成「胡同」,是北方對巷弄的稱謂。可見衙在此就念作胡了,這還比較有道理呢。

若解釋為民主時代,任何升斗小民都能自由來去官署,或是任何背景和階級的人,只要努力奮鬥向上,有為民服務的強烈意願,都有機會靠著選舉,或是才學,成為人民公僕,那就合理了。


或許當初不知為何的訛誤,將門」寫成了「衙門」,正是對此民主理想和願景的預示?正如孔子當年在寫禮運大同篇,大概也不會知道會在幾千年以後,成為國父孫中山先生念茲在茲的理念?

衙門今日在許多國家依然高不可攀,衙役亦有仗勢欺人或強取豪奪者,小民還指望青天大老爺的「德政」呢,哪來的「為人民服務」啊?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