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球(The Moneyball)最近被搬上銀幕,聽說是因為Brad Pitt太愛這本書,因此說服了電影公司,把這本連作者Michael Lewis都沒想過可以拍成劇情片的"非小說"(non-fiction)硬是給拍成了電影。(這是Michael Lewis接受Charlie Rose採訪時自己說的)
我不是個棒球迷,但我是個愛極了好故事的人。Michael Lewis從金融機構轉業記者,寫了成名作Liar's Poker之後,辭了工作,自此專心當個職業作家,而魔球是他的第6本書,應該是第2本賣得較好的作品。
魔球的中文版給了個小標,好像是"逆境求勝之道"之類的,英文版的標題其實是:Moneyball: The Art of Winning an Unfair Game,主要就是講Billy Beane這個美國職棒界沒沒無名的小卒,在成為奧克蘭運動家隊(Oakland A’s)的經理後,如何在沒錢跟紐約洋基這種老愛用錢挖角砸死對手的富有強敵競爭的情況下,靠著精確的情報數據分析去發掘有潛力的好手,並以靈活的策略,在面對強打陣容比不上對手,難以靠著強勁的攻擊得分的情況下,以滴水不漏的防守取得勝利。
對於我們這種對棒球的熱情還不到沸點的人來說,看這本書的角度當然不會和Oakland A’s的粉絲一樣。但我們卻可從Billy Beane學到一個人生必學的功課:你不可能一出生就含著金銀湯匙出世,天縱英明、智商180的人也不多,但如果你夠認識自己,夠了解自己的強項與弱項何在,就可以學著把精力放在利基點上,而不是強要跟別人比別人拿手的項目。
換句話說,就是做自己。但做自己,不是窩在自己的個人世界中,不管外面的世界發生什麼事情,也不關心別人的死活。做自己,是比別人更努力,把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致,把自己有熱情的工作做到卓越的境地,如果能有與自己個性、專長互補,而價值觀、夢想志向相同的夥伴一起,截長補短,則成功的機會就更大了。找對夥伴有多重要?Billy Beane需要有個跟他見解一樣的管理團隊合作才能實現理想,你看Steve Jobs如果沒有Steve Wozniak也很難有成功冒出頭的可能吧。
另外一個重要的關鍵,別小看統計數字的魔法。不是要你去學會如何操弄統計數據來操弄閱聽人或讀者的觀感(spin-doctors,滾開吧!),而是要學會用統計數據去分析和建構策略,用以修正目前走偏的方向,或是看清強勁對手的金鐘罩,找到克敵制勝的罩門。
1 comment: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