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03, 2012

全世界最好的工作

把"希望,永遠在路上"這本書看完。有長輩在裡面說,她覺得記者是最棒的工作,因為可以認識許多人,去許多不同的地方,不斷的學習新事物、吸收新資訊。

我也這樣覺得呢。有人付錢請你學新東西、去認識成功人士,甚至可以去挖掘有趣的事物,造訪很多從未去過的城市,多好啊。這比一天到晚坐在冷氣房裡面盯著電腦看,來得刺激多了。

之前澳洲在徵大堡礁生態遊樂區管理員,工作是每天衝浪潛水,照顧自然環境等,有不少人認為那就是他們心目中最棒的工作。是啊,對愛好水上運動與大自然的人,這樣的工作再好也不過了。

今天跟一個以前在會計師事務所待過,後來到銀行工作的姊妹聊天,聊到會計師事務所的前一兩年好像是魔鬼訓練營一樣,加班是常態,而且做的都是非常單調乏味又無聊的查帳工作,使得很多年輕人熬不下去,有的半途而廢,毀約賠款。

"但那兩年真的公司花很多訓練成本啊。想想人家是把我們從完全不會教到會呢,而且一出來後,有這個基礎,去哪工作都很容易。"

的確,很多事情,換個角度就會大大不同,苦的部分也會變得比較容易忍受。每件工作都有苦與樂,只是人生不可能總是在逃避苦而只想有樂。拿上面提到的大堡礁生態遊樂區管理員為例好了,在太陽下長時間曝曬是苦?是樂?誰能保證不會有被珊瑚礁割傷、被水母螫到的可能?

至於記者這工作,是否是全世界最好的工作,可能每個人因為所處環境不同,運氣不同,也會有感受上的差別。

不過,我們還是應該盡力去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珍惜良師益友的提攜與切磋,盡一切努力蒐集最多的證據和數據,用最簡單清晰的方式表達給閱聽人了解。

只是關於新聞鼻這件事,就比較難靠別人教了。觀察力敏銳的,嗅覺靈敏的,洞察力不錯的,以及很努力做基本功的,比較容易跑到獨家新聞。

我在通訊社工作時,有一年公司慶祝成立150年社慶。為了彰顯我們的品牌與競爭優勢,公司印了很多攝影記者拍的優秀作品,作為海報,裱起來掛在牆上。其中有一幅,是一隊獵犬的頭,牠們全都一副恨不得下一秒就衝出去的樣子,然後海報上有一行字,寫著:We cover the world for you. 同事們互相調侃,哈,原來公司真把我們看成狗了。

的確,通訊社分秒必爭,我們當時受的訓練就是一聞到有新聞價值的消息,馬上求證,如同亢奮的獵犬般,一刻也等不及的想馬上發紅條新聞,break news!

在時效性另一端的報紙與雜誌,尤其是寫investigative story的,比較像法國被農人牽去找松露的豬。牠不疾不徐,仔細聞遍周遭地方,真的聞到松露的味道時,就會想用鼻子和兩隻前足奮力挖,這時農人為避免豬先把松露吃了,會把牠架開,再自行挖出松露。

不管是狗或是豬,都會是頗出色的記者吧。不能說狗比豬棒,或是豬比狗強,只是因為媒體屬性不同,因此會有不同的需求,只有在狗和豬被放在正確的用途上,才能發揮牠們最大的潛力。否則你能期待豬在打獵時幫你叼回隻野兔來嗎?狗的鼻子,又怎能嗅得出埋在地底下的松露味道呢?


只是我們做記者的,或是做新聞工作的,得自立自強,努力用功,不斷成長。每天打開電視機,好多台的新聞都跟別人做得差不多,一再重複,缺乏深度,看了也學不到東西,還會懷疑自己是否得了老人癡呆症,怎麼好像某則新聞我才剛在T台看到,轉來C台,竟然連取景的角度都差不多。

別總是把責任往收視率與長官身上推,我們想做什麼樣的記者,還是可以有權決定的。勉勵自己成為那些最靈敏的狗與豬吧,別只是抄東抄西,如果比豬和狗遜,豈不就變成"豬狗不如"了嗎?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