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30, 2012

生命中的垃圾

定期上來看這個部落格的讀者應該還記得,我朋友的姐姐的小孩,把別人家的垃圾帶回家的趣事。

不過這件事今天倒是給了我另一個啟發。我決定也不要把別人的垃圾帶回家,更要避免習慣性地倒垃圾給人家。

到底我在說什麼呀?五月天有首歌-垃圾車,其實講的就是這麼一回事,我們關心朋友或家人,會願意聽他或她訴苦,就如垃圾車一樣,聽他們倒垃圾。

但不可否認的,有些人真的很習慣抱怨和倒垃圾-好像每天都在負面與不滿的情緒中一樣,垃圾從嘴巴不斷的溢流出來。

苦毒的根可能已經存在多時,導致看到任何事情都有得嫌,也沒有任何事情是可以滿意的。或許是因為以前的傷害?還是個性中的生命陷阱,例如苛刻、刑罰、反擊等各型的人際關係對應模式(參見Schema Therapy)?但試著想像,如果開口閉口就是這些負面和抱怨,否定與責難,真的好像臭氣沖天的垃圾一樣,甚至還有酸臭的水流出來。別人怎麼會想常在你身邊呢?

所謂久居鮑魚之肆而不聞其臭,正是如此。當抱怨與否定成習慣,我們可能以為自己的垃圾都是香的,所以在親人朋友受不了予以反擊或逃避時,我們反而怪他們不關心我們,不想瞭解我們,覺得他們急著給意見很讓我們"受傷"。

這樣的情況很常發生吧?有時,我們是硬把垃圾丟給人家的人,有時,我們會把人家丟給我們的垃圾也拿來享用了,還拿回家跟老公分享。"沒錯,你看,誰誰誰真可憐,她老公總是不把錢拿回家,都靠她一個人撐住整個家..."或"你就是跟那個誰誰誰的老公一樣,回到家只知道看電視,每罐飲料喝半罐就丟在冰箱裡,..."每天活在這種環境裡,還真是悲慘人生。

最近看的"真原醫"這本書提到,感恩與慈悲是最大的正面力量,同時,要去創造快樂的回憶,才能讓自己維持正面的能量和身心的健康。的確,人性其實是比較容易趨於負面的。如果我們被要求回想一個一生中最快樂的回憶,可能我們得想半天才能講出一個蠻膚淺的事件,而且連時間地點與跟誰度過等細節都不一定記得,但我們卻會對一件最痛苦或最受傷的事情記得非常清楚,即使那已是幾十年前的經歷。要變得正面,需要make a special effort。

何必讓自己背負那麼沉重的垃圾,走這麼遠的路,又過這麼長的時間,而到了現在,還繼續不斷把這垃圾也要別人來承擔呢?

從今天開始,把垃圾放到焚化爐去吧。讓自己自由,也讓身邊的親友輕鬆一點。用祝福、肯定和感謝取代垃圾,生命不再是充滿蚊蠅與惡臭的垃圾場,而將成為百花爭妍,萬物欣欣向榮,令人心情舒暢安寧的花園。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