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銀行副董事長暨新興市場負責人畢家瑞(Hamid Biglari)來台灣參加2013年的《天下經濟論壇》,從太空物理學家轉業金融家的經歷頗為傳奇,而對世界經濟精闢的分析,讓不少人對他留下深刻印象。
他是在伊朗出生長大,到美國念大學。拿到太空物理學博士後,冷戰結束,隨即美國裁減了許多研究經費,因此他決定轉業,毛遂自薦,獲得麥肯錫顧問公司的職位,三四年後成為合夥人。接著他又爭取得到花旗銀行的職位,再度以優異的工作能力爬上高階職位,成為花旗副董事長,掌管全球新興市場部門。
出於好奇,我Google了一下他的相關資料,看到他以前的一段演講錄影,覺得這段人生經驗分享頗值得深思,稍作翻譯後,與大家分享。
他在擔任太空物理學者時學到,問對問題是取得深度了解的關鍵,理解深入淺出去解釋複雜困難的概念的重要,並培養了臨機應變思考、即席演講的能力。
在擔任麥肯錫企管顧問時,他學到團隊合作、如何分清優先順序以及如何聆聽。
在花旗,他學到如何做困難的決定、如何帶領,以及如何在大型組織中發揮影響力。這些是當企管顧問所學不到的,就有如在壕溝的士兵與運籌帷幄的大將軍之間的不同。
做職涯的轉換,最好是在頂峰的時候進行,那是最沒風險的時候。
當領導的,必須當機立斷,做出決定,絕對不能優柔寡斷,讓整個團隊懸於不決於未知的不確定性之中。在企業中,犯錯誤是不幸的,但不做決定卻是不可原諒的。
當領導人與當主管是兩回事。主管最care的,是用正確的方法做事(Doing
the things right),但領導人關心的,應該是做對的事(Do
the right things)。但在任何一個組織裏,這兩種人都不能缺。很難找到同時具備這兩種特質的人。
一般人總覺得,只要是組織高階的掌權者,理所當然就是領導人,其實他們有的是權勢,而非領導力。領導需要一種ownership,而且必須努力去贏得。在大公司裡面,越高的層級所掌握的資源越多,但如果公司層級過於複雜,就會使運作失去效率。你必須知道哪時該專注在細節上,哪時該把工作分派給屬下,也要夠有信心,知道哪時可以允許輸掉一場小戰役,以贏得全面的戰爭。
最成功的人,未必是最聰明的人。智商不是決定能否成功的關鍵,而是判斷力。IQ並不等同於判斷力,有判斷力的人,有一定程度的智商,但智商高的人,卻未必有好的判斷力。一些絕頂聰明的人,卻可能不懂聆聽(tone
deaf),因而做出糟糕的決定。他們的自我凌駕一切,或是過於自滿。事實上,人生的智慧告訴我們,判斷力來自經驗,而經驗則是錯誤累積而來。所以不用太害怕犯錯,因為你一生中,注定會犯不少錯誤。如果你從不犯錯,那只有兩種可能:你是從外太空來的外星人,冷眼旁觀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的一舉一動;或是你在事業上總是規避任何犯錯的機會。但成功與否不在犯錯或不犯錯,而是事前的準備與事後的補救行動。我們都無法預測世界的未來,但總是可以先防範未然,預先做好應急準備。
不要太急躁於升遷,安步當車是上策。這不容易,人都比較容易不耐煩。有時你必須要先退一步,才能進兩步。這對大部分的人都是很難吞忍的,但我在職涯中也發生了幾次這樣的事情。比如我已經在物理學界獲得一些肯定,卻要一切從新來過,到企管顧問公司從初階的顧問開始打拼。
另外,有時得不到你想要的東西,是種莫大的幸運。在當下你肯定不會這麼想,因為失望會讓你感到挫折。此外,人們不會記得你多快完成你的工作,卻會記得你把你的工作做得多好。不用太自滿於成功,成功只是一種必然的結果,不是目標。專注於把自己最主要的工作做好才是最重要。此外,記得,每個人對成功有著不同的定義,別讓別人把他們自己的定義強加到你身上來,只有你才能定義你自己的成功。
最後,別讓工作占據你所有的生活,以至於你冷落了家人,中斷對社區的服務。孤獨的生活不值得。要努力在工作和生活之間取得平衡。年紀越大,難度越高,因為責任隨著年齡加重,但你必須試著找到自己的平衡。最後,任何有影響力的生命,都是回饋社會的;吝於回饋的,是不負責任的人。當你回饋時,你會發現這會帶給你多大的精神滿足。
我最喜歡的一個字,就是日文的「樂觀」,字面的意思是,有足夠的挑戰讓你的生命有意義。如果接受這個哲理,那麼你就會勇於去克服困難和挑戰,而不是逃避;藉著克服挑戰和困難,你會成長、改善,成為一個更有影響力的人。擁抱改變,讓自己蛻變轉型,進而獲取成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