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女兒到高雄念那裏的國立大學,已經幾個月了還是適應不良。她愛打扮,周圍的同學們全都是T恤配牛仔褲,卻都覺得她「不是同一國的」,有意無意冷落排擠她。
她因此常常打電話回家哭訴,想家,但媽媽說,不准因為這樣就兩三禮拜回家,自己好好的熟悉環境,把高雄和周邊地方玩徹底。
可能我們當記者的本來就都有個孤獨靈魂,覺得別人不理我們有什麼大不了?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找樂子呀,別人在背後說三道四就讓他們嚼舌去,等他們看到你自己一個人玩得開心,說不定他們還會跑來說:我能參加嗎?
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很好啊。如果做自己,才快樂,那麼就不要那麼在乎別人的眼光,要有勇氣和信念堅持與眾不同;如果你覺得,周邊人的肯定和看法很重要,那你就自己衡量一下,需要犧牲一些自我,用周圍人的遊戲規則玩下去。
沒有人能給出百分之百適用的配方,告訴另一個個體該如何解決同儕壓力的問題,這就好像冰塊要放到一個口徑稍小的圓形容器去,你如果覺得想維持冰的固態,那肯定就是進不去;除非你願意融掉一些稜角,讓自己圓滑一些,才有可能進去。就算進去了,你還是可以選擇完全變成水,或是保持一個程度的固態,或是進去了以後,再回冰箱降低溫度,讓整個變成冰,只是這次就完全適合那個容器了。
所以人生永遠有困難,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人都喜歡你,如果那個容器本來就不適合你,又為何要拼命想打進那個圈子去呢?如果你覺得那個圈子的人很和善也不錯,卻難以讓他們認識你,你願意先去了解對方而讓自己有些改變嗎?
Solution, solution, solution! 一如之前在”挺陳為廷…”的那篇文章裡講到的,這世界上多的是難以用我們自我的意志和意願去改變的事情,就連小事若此亦然;那何不換個角度,找個方法,而不只是蹲在地上抱怨和哭訴?生命要花在美好的事情上,如果沒有美好的事情,那就去創造一個出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