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講到職場如道場,有讀者反映說,你老是舉聖經的經文當擋箭牌,倒是舉幾個例子來看看,那些是學校和教會都很少提到,卻應該注意的。
早上在瀏覽新聞時,美國司法部控告電子書業者與蘋果聯合壟斷電子書價格的消息,讓我聯想到之前美國控告面板業者壟斷的案子。同樣是餐敘,同樣是被蒐證檢舉,可是面板的案子是窩裡反,但電子書價格案卻有亞馬遜聰明的避開了嫌疑。
亞馬遜是全球最大網路書店,賣的電子書比誰都多,可是反而是蘋果被告?因為當時的那場討論電子書定價的餐敘,亞馬遜並沒參與,即使司法部也告它,它也可望全身而退。(見彭博報導)
我們從這當中學到什麼?小心瓜田李下。我們當然不可能被邀請去為電子書定價,但一定要學會保護自己的操守和名節。
你是記者嗎?如果你跑的是電子股,你會跟別人報明牌嗎?你會自己去買相關的公司股票嗎?
你是採購嗎?廠商說請你去三井吃飯,逢年過節又送你名貴禮物,你去不去?你收不收?
這些誘惑一開始看來無傷大雅,但小心以後會變成你被操控的把柄,甚至成為定罪的證據。
有些比較有制度的公司,在內部規範中就會三令五申,要求員工不得接受廠商餽贈,或是不可賄賂客戶以爭取業務,否則以開除論。國際新聞通訊社如路透也有同樣的規範,在記者的部分則規定,價值超過100美元的禮物要退還,金錢是絕對不可收,也不可用金錢去買線民。
公司管得太多嗎?其實是在保護你,也在保護公司的聲譽。對媒體而言,公信力是最重要的資產,對一般企業亦然。再大的公司,也禁不起醜聞和弊端對品牌的衝擊。
快二十年前,IBM當時是台灣政府採購標案中的常勝軍,負責的團隊簡直就是銷售明星,為公司賺進大筆銀子,但IBM查出這個團隊以不好的方式取得合約後,沒有第二句話,整個團隊都被解雇。
如果你是當事人,你會抱怨說,自己功勞那麼大,為公司搶到那麼多筆生意,結果公司竟然過河拆橋嗎?但是公司從你進來的第一天起,就已經告訴過你,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你還去踩紅線,不該被開除嗎?
那麼在那些從來沒有新生訓練,也沒有內部規範的公司服務的,就可以用不知者無罪的理由來當藉口嗎?雖說不教而殺謂之虐,但一旦出了大麻煩,你說公司會保你還是保它自己?
廉潔自愛不是只有當官的或是掌權的人才需要遵守的原則,要從一出校門就要養成這樣的核心價值,否則一步錯,步步錯,到後來想回頭已是百年身。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