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November 03, 2012

一個男人的眼淚


我到倫敦念書前,有不少人提醒我,倫敦教會還沒從2003年的ICOC風暴中完全恢復,怕我的屬靈會受到「負面的影響」。我因此特別的有了心理準備,但對所謂的「後風暴改革」的負面觀感,被一個弟兄的眼淚完全化解。



***



國際基督教會(ICOC)2003年發生的一連串內部紛擾與隨後的領導道歉,改革開始,我算是躬逢其盛。當時我人在北京,有一對全職弟兄姊妹拿ICOC教會的教導不符聖經為理由,說服五六個人與他們一起脫離原本的北京團隊。



由於當時我與那對夫婦也算熟,他們與帶領教會的那對夫妻之間的不和與被挑戰先到外面工作磨練的衝突發生在前,因此我認為,所謂的ICOC風暴,不過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權力傾軋罷了。自己沒做好被挑戰,不服帶領而想藉故孳生事端,實在不足取信於人。



因與弟兄Go Steady申請調回台灣工作,過了三年,關係沒有繼續,工作遇到瓶頸,剛好得知英國教育文化中心有碩士獎學金的消息,使我動了念頭,試著申請倫敦政經學院,念我的第二個碩士。原本已被通知拿到獎學金,後又被通知台灣部分名額被撥給其他國家,但因已跟公司說了,母親也覺得難得申請到那麼好的學校,就算是拿自己的存款也該去。因此我賣了公司的員工認股和兩筆共同基金,籌足學費上路。



我到倫敦念書前,包括Jane在內,有不少人提醒我,倫敦教會還沒從2003年的ICOC風暴中完全恢復,怕我的屬靈會受到負面的影響。我認為自己都看清了北京那時的問題,早有了心理準備,而且也只準備在英國完成為期一年的學位就回台灣,沒什麼太需要擔心的。



到了倫敦,投靠當時ICOC風暴後,唯一還留下擔任全職Malcolm Cox所帶領的西北教區。在那次風暴中,其他全職都被要求下台辭職,唯有西北教區,勸一直是盡心牧養教會的Malcolm留下繼續全職帶領教會。雖然教會奉獻大幅降低,他也不改其志,繼續喜樂的作牧師的工作。



Malcolm夫妻對我當然有一定的影響,但我對所謂的「後風暴改革」的負面觀感,是被一個弟兄的眼淚完全化解。



200610月,倫敦教會發起ICOC風暴後的第一次屬靈特會。風暴後三年,教會一直努力想從傷害中復原,但未曾像以前一樣,把英國其他城市的教會弟兄姊妹都聚在一起崇拜過。我們躬逢其盛,參加了那次為期兩天,在倫敦市中心舉辦的特會。



第一天的聚會,是在周六的下午,借用St Pancras教堂做為場地,請了一個有心理諮商專業背景的芝加哥弟兄,來談原諒與和好。他分享自己在ICOC風暴時,只因無法接受某些領導作風而被嚴厲挑戰,而許多人更是被傷害到必須看精神科大夫的情況,但這一切都已過去。

「有很多人已經道歉,不肯面對自己的罪的也已離去,我們難道還要繼續讓他們對我們的傷害,在這三年後還要繼續背負在我們的背上嗎?我們是否仍在責怪神為何讓這樣的事發生?」他的話在挑高三層樓的St. Pancras教堂會堂中,鏗鏘繚繞。



我坐在後面的位子,冷眼旁觀這個聚會,原先覺得沒有自己的事,卻因不經意看到我斜前方,一個頭髮花白的弟兄的側臉而深受震撼。一顆顆豆大的淚珠,撲漱漱的從這個年老弟兄的臉龐滑落。他用袖子去擦,卻怎也止不住老淚縱橫。我趕忙遞過去面紙,發現哽咽和醒著鼻涕的聲音,在會場裡早已此起彼落響起。



耶穌說,那勞苦擔重擔的,要到我這裡來,我就讓你們享安息讓我們卸下重擔,與神和好,與自己和好,與彼此和好」那是整場講道,最核心的信息。



回到學生宿舍,我感到心情翻攪。事情並不如我想像的,或是過去被告知的,純粹是某些人不想被disciple,選擇悖逆和推翻領導而已。如果悖逆群羊在這場風暴中是勝利者,三年後怎麼還有那麼多傷心的眼淚?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他們的十一也是在周日用袋子收,並且每個月會有收支情況公布給大家知道。我沒有參與倫敦教會的財政團隊,因此無法告訴大家他們關於收奉獻的原則有什麼改變,只能用一個客觀的角度,來告訴大家,我看到的教會改革的情況,雖然不是沒有困難,卻也不是完全的負面和悲觀,因為他們真的就是努力在愛神。



我們身邊有許多很付出給我們的弟兄姊妹,如Amanda & David, Susan, Nel, Andrew, Barny等等,他們也都提到,越來越愛現在的教會。Susan是五六十歲的姊妹,依然火熱的分享福音,接待遠客,與朋友看聖經。Andy & Rhoda Agerbak的女兒們也成為基督徒了,而倫敦教會也一直不斷有枝子被接回,也有新受洗。或許速度不像以前如同業務一樣衝數字時的快,但卻是穩定和健康,而信念也比較堅固的。



為什麼我今天會在這裡分享這些?而不是站在反對改革的立場?那個弟兄的眼淚可能是讓我重新思考的關鍵吧,但那一年中的親身體驗和感受,也是讓我覺得不該偏狹的看國外改革的努力的一個重要理由。



我永遠忘不了,當我獲知獎學金沒有了,正在考慮放棄去英國的第二天五六點,半夢半醒之間,憂慮的我在心裡想,那我今天去跟公司說,我反悔了,我不離職了,我不去英國念書了就好的時候,那一聲清晰有力的「He will prepare」是怎樣讓我馬上從床上驚醒而跳起來。或許這一切,早在祂的計畫當中。這就是我的見證,願神鑒察。

No comments: